中國偶戲是一門傳統藝術形式,歷史甚至比戲曲更久遠。偶戲和戲曲一樣,一直在找尋與現代人接軌的方法。今時今日再去演繹古代的故事到底有何意義?把傳統技法放到現代語境是否可行?如何令觀眾對偶戲產生興趣?如何更有效的學習偶戲的技法?
為了解答以上問題,「中國偶戲在香港」計劃分為「專業培訓」、「實踐演出」、「教育外展」及「結集紀錄」四個階段,重點訓練一群有共同理念的新一代藝術接班人,在傳統之上積極尋找嶄新而有效的表現方法,保育及發展中國傳統偶戲,使之於香港後繼有人。
「中國偶戲在香港」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通過二十小時免費工作坊,吸引約三十人報名參與是次活動,期間黃暉老師介紹了中國傳統皮影戲、掌中木偶、提線木偶和杖頭木偶的特色和操控技巧。經過遴選,重點訓練九位有志投身和學習中國偶戲的年青藝術工作者學習中國偶戲,當中包括具備西方木偶知識的學員、戲劇演員、戲劇教育工作者等,期望達到保育與承傳傳統中國偶戲的目標。
期間亦訪談香港偶戲藝術家的故事,並舉行《木偶人家》教育及推廣活動,包括參觀表演、互動工作坊和傳統木偶展覽活動,參與人數約四百人,包括八間學校,當中不乏第一次認識和看中國傳統木偶演出的觀眾 。閱讀更多返回
《偶偶細語》以「偶戲師的故事」為題,展現整個藝術團隊由訪談到工作坊,以至排練期間對偶戲藝術的種種發現。演出以編作形式創作,在偶戲的基礎上加上形體、戲劇、舞蹈以及多媒體等元素,更邀請了意大利敲擊樂家Sascia Pellegrini參與創作,以現場音樂互動。
經過培訓和經驗演出後, 九位年青偶戲藝術家化身藝術導師,前往港九新界十間中小學和特殊學校提供二十四小時中國偶戲工作坊,讓校內學生展現學習成果。亦期望年青導師能夠在學習和演出體驗中,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教學方法,從而吸引更多新一代對偶戲產生興趣。
啟基學校 導師:崔婉琴
保良局莊啟程小學 導師:黃景豪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 導師:李婉晶
基督教懷智服務處 導師:黃育德
總結三個階段的經驗,結集成書及網站,把中國偶戲在香港的發展、跨界偶戲演出的創作過程,成為公眾可持續使用之學習資源。
策劃:崔婉芬、吳偉碩(梵谷)、黃暉
編輯:羅妙妍
設計及插畫:馮明珠
書名:偶偶細語:中國偶戲在香港
出版:中國偶戲在香港
印刷:嘉昱有限公司
版次:2016年11月香港第1版第1次印刷
國際書號:ISBN 978-988-77687-0-8
免費派發,如欲索取歡迎電郵:
chinesepuppetryinhk@gmail.com
「中國偶戲在香港」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崔:「中國偶戲在香港」第二階段的實踐演出《偶偶細語》,我們預見即將會融合成一個多元化的演出,所以特別細想在甚麼地方最適合演出。之前多數在戶外看導師演出,搭台拆台自己一手包辦。我們覺得有機會把偶戲帶到室內演出的話,觀眾便能安坐位中欣賞戲偶師的演出,而非走馬看花的經過戶外現場看一眼,而是真的專注用心地看演出。
我們曾經找過幾個場地,一開始除了想過在傳統戲偶加入形體,也希望加入一些多媒體的新元素,例如投影、視覺效果、音響等元素,擴闊空間感和想像空間,所以一開始考慮以動漫基地作為演出舞台,因為動漫和偶戲同樣為觀眾帶來很多想像空間,最終因為設備和配套不合告吹;另外,我們也找過康文署的表演場地,第一個看中的場地是油麻地戲院,不過這個場地以戲曲為主,木偶演出入紙申請的話成數不高,現今香港沒有專門為木偶而設的場地,我們一直在等,時間和地點都很難配合。
最後想到演藝學院一直訓練傳統表演藝術,除了中國戲曲,他們對中國戲偶感興趣嗎?所以跟演藝學院洽談過後,便移師到學院演出,好處是燈光、音響、舞台投影方面都能夠支持演出所需。
崔:經過第一階段的訪談後,我們希望吸納一些新人戲偶師,然而並非任何人只要想當戲偶師就能參加,也要符合我們的要求──本身最好是表演者,無論是跳舞、戲曲方面,另外無論熟悉西方偶抑或中國偶也好,再加上時間安排的考慮。
最初一連三日培訓課程,分上下午訓練,總共約二十小時密集式訓練,申請人要一連三日出席訓練,也很不容易。除了第一階段的學習訓練,接下來還有匯報演出及外展教學,整個計劃需時兩年,各方平衡下,我們因應申請人的興趣、工作匯報和可以投入的時間,最終在二十三份申請中選出八位同學參與計劃──我們想過接受多過八位同學,無奈受計劃資源所限。幸而,除了這八位獲選同學,尚有一位同學願意自費參與全期訓練計劃,最終構成這個九人戲偶演員組合。
黃:從前學習是一對一形式,由一個師傅指導一個學生,師傅教你一個動作,你就不斷練,不明白便問師傅。以前的訓練沒有時間限制,不會要求在某個時間內學完所有動作,總之這段期間就要跟師傅不斷練。練了一段時間,師傅便會帶你演出,讓你學學師傅演出時的動作,觀摩臨場表現。
現在大班教學,而且時間較短。以前我花上一、兩年時間學習同一種木偶,現在要幾個月內學會四種木偶,挑戰性相對較高,換言之,要求也不能太高。以前我們熟練了一個動作以後,才會練另一個動作。現在的人耐性較少,會自己創作動作。
崔:補充教學部份,老師除了每天給學員上課,也會有觀摩課,即是老師有演出時,學員也可以參與。
黃:這樣安排比較好,因為在課室裡只能學懂基本功,但有時某些動作要應用到劇目裡,還要考慮連貫性,不會只有一個動作,可能是一個動作接著另一個動作,那學員就未必懂得如何做。我覺得從前的傳統教學比較好,現在困在課室內,做動作的實際經驗不夠紮實,學完便立刻忘記了,但如果臨場見到表演,印象會更深,坐在旁邊以旁觀者角度去看,就更能明白這個動作的做法,要是自己遇到同樣情況,可以怎樣應付得更好。
梵:我們作為策劃者,定了某些步驟,當然希望可以推動這個藝術。但對於來參加的人,他們到底對這個藝術範疇帶著多大的熱情呢?學習只是一個過程,最終要完成保育或者創新,到底是帶著多大的熱情呢?就算你問他們,也不會知道。
學習的過程中,他們能夠投入多大的耐性和拼勁,即使受傷也要繼續做動作?不論多忙也要來上課? 會否主動請教黃暉師傅?這反映他們有多想掌握這個藝術範疇,我不是說他們沒有,但這個因素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意識,由學習到舞台應用,面對困難時有多大的自我動力去解決問題。這些都是藝術家要面對的關口,以及最終擁有的東西──熱情愈強,結果自然不同。 不單是學習木偶,就算我教授學員形體時,都遇上同樣問題。往往是老師叫你去做,但其實也可以自己想想為甚麼要學習這種技巧、跟自己身體又有甚麼關係。
我覺得木偶是一種技術,同時也是一種身體的體驗,關於手的力度、節奏、如何控制木偶線。看著黃暉師傅我覺得他的身體很有戲,而且延伸到木偶,所以說的是自我的感覺。當然最初學習技術要記住步驟,沒有生命力,只知怎樣做,但當潛意識已經記下這個動作,便可以貫注生命力入木偶。意識和熱情會影響學習過程,自我感覺會有所改變。
我們找來的這群學員算是年輕,剛剛畢業,有些從海外回來不久,對他們來說,木偶是一樣新鮮事,排練時我會問他們一些關於木偶和創作的問題,要求他們自己創造或者解答,有些人能力並非特別強,但他願意動心思想想,提供一些內容放入創作裡。他們才是操縱木偶的人,能夠在學習過程與木偶建立關係,看出一些問題,想出一些答案 。
崔:我有些擔憂,年輕戲偶師現時還在初學階段,需要更長時間學習,但到底有沒有機會、時間讓他們繼續在這方面發展?當初收納這九位學員,他們能夠把時間完全投入到這件事裡,但後來為了生活、工作,他們不得不慢慢減少訓練時間,這既是矛盾,也是一個問題。現今無法令他們安心,全情投入當一個戲偶師,過程中花上一段長時間,完全投入訓練,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要做一個好演員,必須常做準備、學習、資料搜集,才能有助成長。因此,兩年計劃結束以後,如果有機會,將來我們希望仍有第二次、第三次演出,這些機會就是年輕戲偶師的磨練。
梵:我有另一個看法。計劃開始時決定找一批年輕表演者,我不期望他們能夠立即把握傳統木偶的文化底蘊。我只在想年輕人在想什麼,他們能夠怎樣把木偶轉化成其他東西?轉化過後,可能跟傳統中國木偶有所分別,但如果他們可以創作出另一種運用木偶的方法,加上傳統元素,便能延伸出另一樣東西,創出另一種形式的「傳統」。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木偶戲。木偶本身可以無限放大,不限於傳統角度。
雖然這個計劃兩年便結束,但希望這群人懂了木偶,創作時就多了一樣工具。九位接受培訓的表演者當中,要是其中兩三個可以在創作、表演時用到木偶,等於從另一個角度發展戲偶。從這個角度想,並不是一定要透過做木偶戲才可繼續發展木偶,反而這樣會離不開傳統的框框。以劇場形式融合戲偶,我覺得反而可以看到傳統戲偶的新面貌,以其他方法吸引觀眾。
假設《偶偶細語》演出到第二次、第三次,即使換了形式,如果仍然由我們發動,就永遠只是《偶偶細語》的延續而已,但如果由年輕學員自發籌辦,他們就可以取代我們。否則永遠都是我們三個「傳統」的人在做,根本無法帶動戲偶文化有新發展。我不抗拒繼續做下去,反而我在想應該怎樣鼓勵這九個人,動員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發展這件事,這樣更重要。
崔:我絕對認同,大部分學員向我反映,都表示都想了解更多,之前幾個月的學習超出他們的預期,他們原先以為只是學一種普通的技巧,學幾個月就會懂,但當接觸過後才發覺並非一兩個月可以掌握,所以他們帶著疑問和期盼,希望有更多資源繼續學習。
學習期間,自我創作另一種屬於自己的表演方法,其實兩者並無衝突。但應該去哪裡找學習機會?參加黃暉老師其他班?還是「中國偶戲在香港」再辦工作坊?他們有沒有機會參與其他劇目,在參與過程中裝備自己、收集經驗?我並非說要延續《偶偶細語》續集,可能不是由我們三個發動,可以是由另一名戲偶老師做新劇目,要是他想招募新演員,我們這九位演員也可以去報名參與。所以我一直在說的是讓他們有持續學習的機會。
黃:就傳統表演來說,表演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手上戲偶,不太注重演員身體的配合,重點就是戲偶。觀眾只會看見戲偶,卻不會看見背後的師傅。另外,只要一上台,演員身體就會變得繃緊,要到節目結束才能放鬆,表演期間總是不能像外國人一樣享受表演,那種所謂戲偶與觀眾的互動,西方比較重視這些互動性,但中國傳統做不到。
以前的節目不外乎圍繞主角出場、發生衝突、圓滿結局,很老土。但今次《偶偶細語》有個好處,今次節目形式有點像散文,由各種片段組成,但又不至於零碎,最後歸納到「傳承」的中心思想,題材較以往有創新,加上演員運用身體語言與木偶互動,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梵:今次加入身體訓練,也是我的嘗試。我最初認識木偶是在新加坡讀書時,看到印尼的皮影戲,看著皮影在動,我走到布幕後看師傅一邊唱、一邊敲打音樂,整個技藝不只是手上的皮影。眼見的是木偶,珍貴的卻是背後的人。所以一開始還未想到具體創作內容時,我已經提議把木偶師和木偶放在一起。
我們招募的九個年青戲偶師,可能是表演者,但並非身體表演者,平時可能是一個戲劇演員,習慣用口說話,不會用身體表演,所以我要訓練他們的身體。正如黃暉老師所說是手的關係,我首先讓他們知道如何用手控制木偶,但若只有雙手在動,人是死的,觀眾是不會看的。他們整個身體的狀態其實在展示另一種生命力,所以訓練身體是讓他們感覺控制木偶不只能用手,還要注意自己的狀況,觀眾能夠看得到的。這是你想展示給觀眾看的狀況嗎?若不是,你要怎樣去調整身體呢?當你與木偶建立關係時,不能忽略身體。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我希望他們能有所創作,能跟木偶對話。我一直觀察他們接受訓練,當時未有劇本,我在想他們會做甚麼?會說甚麼?如果不說話,如何展示演員和木偶的對話?最好是用身體語言,用身體方式去對話。所以他們必須對自己的身體敏感,明白如何用身體,然後接受訓練。
我的身體訓練部分來自以前學過的中國戲曲。我有一個想法,如果其中一個受訓學員黃慧真(Janet)不是在幕後,而是以古典走路方法,可能人和偶都會很美,所以我教他們走台步,但我不能只教Janet,於是每個人都一起學走台步。不管手上的偶是哪個中國古典人物,你的身體該如何配合?我也有教他們一些能劇的步,有能量但動作不大,身體在走路的時候可以產生一種能量。
傳統戲偶往往配合中國古典音樂的節奏,但我們今次加入了Cha Cha敲擊樂,如果你的身體不懂聆聽這種音樂,拿著偶就不會配合這種音樂。所以我嘗試教他們另一種身體感覺,緩慢而有能量的,當他們下次做另一個偶戲,身體可能會有某種狀態,有一種輕快的動作在裡面。當時我沒想過最終音樂或是創作內容是這樣的結果,我只是想令身體起碼配合到不同節奏和移動方法,要令身體感受到,才能應用到手上的木偶。
所以當時身體訓練的重點不是在木偶身上,不是說要給木偶角色,這與傳統戲偶不同,因為木偶有角色就有固定動作,所以我不從角色方向去想,我想給不同演員身體帶來一些不同的感覺。我對Janet說,嫦娥這個角色最令人感興趣的,是當她由地上突然飛上天時面對的恐懼,Janet想起自己回國內讀書時不知所措的感覺。我說你可以用這種感受,嫦娥要飛天,而你表現出害怕、不知所措。我不是戲偶師,我不能跟她說應該怎樣做,但只要她懂得這種感受,自己會發展下去。我又說,如果把這種不知所措的恐懼變成光,我們可以用電腦做出光的效果,而她必須跟光互動,既驚且喜、不知是甚麼但又想去試探的心理狀況,這些動作都是她自己想出來的。我們有了基礎,這種動靜背後的心理狀況,再嘗試用電腦技術做光影投射去配合動作。
很多時候演員的身體感覺或心理上對某個題目的掌握,會在台上展示出不同的狀態,同時改變了戲偶的韻律方式。舉個例子,有一段是吹奏中國音樂,然後有一個小生出場,小生的造型和台步都很中式傳統,但今次樂師卻以西方敲擊樂伴奏,如果偶戲師的身體沒有感覺,很難去創作另一種木偶的演出。
以上幾個例子說明,中國傳統木偶的造型包含各種美的層次,要用木偶動作傳遞出來,當演員有了不同的身體感覺,才能創作所謂傳統和現代的質感。經歷過身體訓練之後,演員能夠更大膽地創作,我不敢保證他們在台上的表現是最好,但起碼在創作過程中有了身體訓練,就可以展示不同的東西,提供不同選擇,我才能從中幫忙。
黃:我喜歡黃景豪(King)撞碟的演出,如果是我去拋碟,我會很緊張看著碟,做拋碟、接碟、轉碟的動作,這樣演出的話台下觀眾目光會離開我,如果他們看著我,就會影響我本身的集中力,就有機會失手。我師傅也是這樣對我說,我們中國人做傳統表演時從頭到尾都很緊張、很繃緊,雖說算是一種敬業樂業,但當你自己緊張,台下觀眾也會跟著緊張,所以對整個氣氛、對觀眾來說,這個表演未必很好。今次King拋碟,加上小丑舞步比較滑稽的動作,我感覺台下觀眾也會輕鬆、開心點,不像看傳統表演那樣緊張。這種表演要有一定的身體表演才能做到,不單緩解了演員的緊張狀態,還有意識的以滑稽動作來彌補木偶表演的不足。
崔:我之前看過黃暉老師的演出,再看學員的演出。老師的演出在技巧上要求嚴謹,零失誤,要求精準技巧表達 。我曾經和老師一起看荷蘭戲偶節,有觀眾問中國戲偶的精粹是甚麼,作為一個西方人,要如何欣賞中國戲偶。我見過一兩個不同的提線偶鍾馗,縱使是不同的戲偶師在做表演,但要做的動作、故事內容其實都一樣,所以要欣賞的是技巧還是甚麼?而且何謂技巧?完成一個動作後,何謂最美的標準?對於只看一次演出的觀眾來說,可以如何評論?觀眾也會質疑,是否有一些內容或情感需要展示出來?這些問題都很有意思,我一直都在思考。到底怎樣才能把老師和老師師傅的傳統精粹延續下去?
今次《偶偶細語》加入了很多元素,黃暉老師教了基本功以外,梵谷也花了很長時間去解讀每個演員的想法和能力,不單集中在身體動作上。偶戲講求精準,相信我們九個學員至今仍然未能掌握到老師所講的真正水平──明明已經做了某個動作,但老師永遠不滿意,學員無法掌握,是因為只有老師才見過真正高水平的演出技巧。
所以今次演出很重要,裡面有九個不同環節,梵谷在每一個細節、工作坊和學員一起把故事研究出來。我記得第一次看綵排,當時沒有任何對白,連題目也沒有,但我覺得很有趣,我見到演員經過幾個月訓練和相處,他們的明顯變化,這就是一個真正的戲偶師由內而外的表演,嘗試與觀眾交流。
梵谷的工夫在於慢慢了解過後,由演員自身出發再把戲偶帶到台上與觀眾分享。老師剛才就說感覺像散文,一章接著一章,有人會覺得很零散,沒有連貫性的故事,我們可以說無,但都可以說有,因為在整體的表演上,每一個演員想說甚麼、感受到甚麼,全透過木偶和自己的身體帶出來。
梵:有些朋友看完會覺得,黃暉老師所做的表演,功力就在裡面。有趣的是,當大家看到「傳統」,是否覺得最美,見仁見智,但你會從中看到差異,黃暉老師展示的功力,要經過時間浸淫才能得到。這是傳統帶給我們的提示,如果沒有從前表演的那群人,就無法通過對比看出傳統的價值。我覺得今次演出最有趣的地方是,最終反映傳統仍然存在,但又可以產生新面目,暗示了即使以新方式展示,傳統也沒有消失,最美的東西還是可以在傳統當中找得到。所以應該同時把「傳統」和「創新」放在一起。
崔:是次《偶偶細語》分成幾段不同環節在室內演出,相比過往傳統演出需要很多佈景,舞台設計上往往有特別要求──例如皮影需要皮影台、皮影燈,才能做到皮影的效果。但如果在《偶偶細語》中搭一個皮影台,做完再換成另一種偶的佈景,如手偶、杖頭偶或提線木偶,那麼每段演出可能是五分鐘一節,轉景卻需要十五分鐘至半小時,這對於演出來說,缺乏連貫性,觀眾會覺得很沉悶。因此我們覺得不如在同一個舞台空間裡,把所有東西佈置好,也不需要重型的佈景,而是一些容易變化的佈景,例如電腦投影。以皮影為例, 看皮影偶同時希望看見戲偶師,而非單單只看皮影,於是我們使用了某種UMU 玻璃的特殊效果,平時就像一個平面,可以看見偶戲演出,但一通電就可以見到後面的表演者。舞美上我們做出新嘗試,希望帶來轉變。
舞台上,除了觀眾的視點是否集中觀看演出,表演者能量都會影響燈光、投影的平衡。如果演員能量夠,光打大光燈,已經很好看。但當演員能量不足,我們會縮短不重要的部份,集中打光在演員和木偶身上。這是我們處理空間聚焦位置的方法。
另外,使用西方音樂也是新嘗試,傳統偶戲多用中國傳統音樂,這些音樂多來自國內,是京腔、戲曲的唱腔。我們另一個目標是吸引更多觀眾觀看,於是我們大膽嘗試,也問過老師意見,看我們能否打破傳統。偶戲講求與音樂有共同節奏,如果拿走一樣東西,學員、表演者可能會有新的嘗試。所以老師一段,用的是傳統音樂,其餘部分以Cha Cha重新編排音樂,並加上現場伴奏。
梵:我作為導演,今次也是我第一次用投射、電腦光影效果配合實際演員、木偶去工作。木偶是中國式,但用西樂去處理。我作為表演者也未試過這種安排。但我沒有負擔,意思是我就是要去面對這些挑戰,只是我需要找到實質的內容去反映這些東西。
講到創作觀念,我看過國內的電影,有人會穿著古裝在跳break dance,既然在國內出現過,我何不放在偶戲裡?我相信我們面對回應傳統的問題,國內同樣在面對,我相信國內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嘗試回應,而我們就透過木偶和木偶師去面對這些問題,結果都很理想。
唯一我解決不到的是佈景設計。因為木偶很小,你放在舞台只是一丁點大,怎麼辦?如果演員能量大,身體力量有強化,還可以與觀眾在視覺上建立溝通,但木偶就是小,手偶這麼小,演藝學院舞台又大,我坐在觀眾席覺得演員都已經很小,何況比演員更小的木偶。傳統舞台不會太大,和觀眾的距離很近,所以木偶小不是問題,觀眾視覺上可以接受。但今次放在大空間,我擔心觀眾會看不到──當然我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拍攝木偶,再即時投影把它放大,但這個方法太狡猾,所以我也未能解決這個問題。
黃:以前我們不會覺得木偶小,而且我們過往把舞台縮小,木偶感覺不會太小。但現在人和木偶站在一起,就更顯得木偶很小。加上現在是開放式舞台,以前傳統是一字台,舞台範圍大了,也會顯得木偶更小。
梵:如果我們把木偶放在劇場的空間,不是傳統的舞台,劇場大小、舞台大小與觀眾的關係都要多加考慮,如何安排才算合適。今次就視覺上看來,這並非最合適的空間,包括舞台設計。雖說搭建了幾個可移動的台,遷就不同片段,演員在後面扮演角色,木偶在前面也扮演角色,達到並致的效果。幾個台不停推來推去,戲偶一定要放在台前,不能放在後面,否則觀眾會看不到,導致轉景方面很麻煩。
黃:但都有好處,今次的舞台與傳統封閉式的不同,比較開放,更容易和觀眾有互動。木偶走動的範圍、空間也更大。如果從這個方向走,可能會走向西方,演員和觀眾可以有更多的溝通。今次舞台設計的想法很好,只是我們解決到如何同時看到演員和木偶的問題。
崔:我覺得觀眾、演員和舞台之間的關係很重要。每種演出都對場地有不同的要求,我承認劇院(drama theater)用三面台有助與觀眾交流。今次我們要移動一些佈景,如果沒有平台,改在地上劃幾個框,再打燈,就會變成幾個舞台。或者甚至不用舞台,改用幾個不同的光區,可能會有同樣效果,甚至令整件事更輕鬆和順暢。
黃:我覺得不用框更好,因為有框會局限了木偶,一定要在這個範圍內活動,但若沒有框架,便可以周圍移動。
崔:彈性可以更大,我們之後可以再研究。
崔:計劃結束後,我們有做問卷,觀眾對木偶或我們的演出有興趣的話,可以聯絡我們,亦有問及他們對今次演出的感覺。大部分觀眾覺得黃暉老師的演出精彩難忘,亦有年輕一代或者小朋友覺得很有趣、好奇和新鮮,跟以往看的演出不同,所以他們都有留下聯絡方法。另外我們有十位演員去到十間不同的學校參與工作坊,教授小朋友。我們發現就像播種一樣,當小朋友認識了木偶,覺得有興趣,自然會追下去。現在資訊發達,想知道什麼都可以上網找資料。
另外,當他們欣賞木偶時,也可以有自己的創作空間。我一開始說偶戲和動畫有關,是因為想像空間會超越一般由演員帶動的演出。觀眾可以有很多想像,這些想像不只來自演員的演出,而是偶戲會賦予觀眾很多想像空間,讓他們投射進出。很多人會問故事內容是甚麼,他們明白一些,又有一些不明白,我通常會答,你看到甚麼就是甚麼,想再加甚麼內容,全憑自己想像。一些小朋友看得很開心,因為他們不會問為甚麼,視覺上他們運用想像力去了解,所以他們會跟家長說很喜歡。
梵:我覺得今次演出對小朋友來說是成功的,有人說很難得見到兒子坐定看完整個節目,所以有些家長都很奇怪,為甚麼這次演出可以令原本坐不定的小朋友專心。我想我們的演出可以配合小朋友的想像力,是否明白內容不重要,而是反思原來事情可以變成這樣。雖然他們說不出來,但我們知道這樣的體驗在生活上是很少有的。最初創作時,我和團隊一起研究過到底這個節目是專門為小朋友而設,還是老少咸宜?通常小朋友對戲偶的興趣會較大,因為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成人會有固定思維觀念,未必能欣賞中國傳統的美,所以很難去吸引成人。
但我們這個計劃的使命是推動和保育傳統,小朋友不明白,只有大人才會想這個問題。所以我面對的情形很尷尬,到底要怎樣處理創作?是要引發觀眾的思考,還是不需要多思考,只要小朋友喜歡便可以?但我又提醒自己無需有太大負擔,因為無可能在一個計劃中解決全部問題,於是我們嘗試的就是,到底這群年輕演員接收到甚麼,可以用甚麼方式去回應。我覺得做到這樣已是萬幸。
有學生看完問我:「梵谷老師,你在做甚麼?」我在舞台的形象很嚴肅,大家無預期我會嘻嘻哈哈。我說你以為我是這樣的人,以為是一個很嚴肅的演出,這是你的想像。我問他們純粹看木偶,能否看到與傳統不同的東西。他們說無想過這個問題。所以我最後的選擇是正確的,不要想到底要創作給甚麼觀眾看,而是我可以創作到甚麼。
我翻看歷史,中國傳統木偶表達不同人的政治,一些滿腹經論的人會透過戲偶去講政治,抒發和社會現實有關的東西,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亦很高,背後有政治支撐。但在某些層面,木偶又與農民大眾有關,視乎大家怎麼看,社會地位並非一定是高還是低,所以我決定不想太多。
我在一次訪問中說,這個演出其實是把所有矛盾、衝突放在一起,創作之前有雨傘運動,寫著寫著,我在想自己是否在回應這個社會現實,在不同聲音中找共鳴,而且不會互相抵銷對方。這是一個木偶的演出,而木偶和戲偶師的關係是被控制的關係,我是有一點這種想法,但又不想太明顯讓大家都知道我在說雨傘運動。這個想法並非在雨傘運動後才出現,我以前在新加坡學習,學傳統、學現代,老師和老師之間會吵架,彼此不相信對方的說話,我作為學生如何消化?如果我可以消化、融合所有的學習便對我有利。但如果我拒絕、否定便對我無利。我要怎樣接受矛盾和衝突?人生就是這樣,我是想寫這些。但不要太明顯、不想太說教。觀眾看到甚麼便是甚麼。
黃:我希望將來的觀眾不只是香港人,今次是走出第一步,用另一個方法演繹出來,讓觀眾慢慢接受,可以保留傳統好的地方,但亦可以改良不足的地方,或者用新的演繹方法,希望可以吸引更多觀眾參與,不僅是香港的觀眾,還有其他地方的觀眾。
自幼接觸木偶,70年代隨木偶世家李貽權師傅學習南派掌中木偶。
師從著名皮影藝術家譚德貴學習皮影表演藝術,拜國際著名木偶大師黃奕缺先生為師,習提線木偶表演技藝。
曾編、導、演及改編十多部木偶、皮影劇。經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參加國際木偶節、巡迴演出和舉辦木偶、皮影工作坊。2013年5月代表香港參加廣東省2013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幕表演。同年獲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計劃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傑出人士。
香港資深燈光設計師及教育者。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199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後於耶魯大學及印第安納大學深造燈光設計。
合作的劇團包括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和中英劇團等。目前仍致力於本地和海外的燈光設計,演出遍及荷蘭、蘇聯、新加坡、韓國、加拿大、美國、中國大陸及澳門。
從事燈光設計二十五年,曾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第十屆香港舞台劇獎「優秀青年科藝設計獎」;憑香港話劇團製作的《旋轉270°》及《盲流感》榮獲第十四屆及第十六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燈光設計」。
現為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HKATTS)國際舞台及技術人員協會(OISTAT)中擔任「戲劇教育」及「燈光設計」委員會委員。
她曾獲邀到中國中央戲劇學院、芬蘭赫爾辛基戲劇學院和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講學。在瑞典和中國國際燈光會議上作客席講者。崔氏目前在香港演藝學院任教舞台燈光設計。
於大專新聞系畢業,後往倫敦攻讀東西方戲劇碩士課程。再赴新加坡接受東西方多種傳統和當代表演體系之訓練。以其獨豎一幟的創造力和表演能力,與不同類型導演及藝術工作者合作,參與不同類型、不同風格和跨媒界的演出項目。亦曾遠赴台北;日本東京、大阪、橫濱;南韓首爾、光州;印度新德里;英國倫敦;德國柏林和中國北京等亞洲和歐洲多個城市演出或參與創作交流和教學工作。在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間,曾受聘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從事全職教學工作。並於香港成立表演研究中心,進行表演理論、技法、美學的研究、融合和應用,把研究結果變成「身心表演訓練」系統的教育內容。
陳欣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喜好形體創作及傳統默劇技巧。在藝術範疇上,陳氏涉獵甚廣;喜愛作多方面嘗試。曾參與演出包括《牛一》、《擋不住的“偷情”》及《彷彿在沙丘上跳舞》等。並且在教育上一直發展,於2013年首次為後台工作坊擔任導師。近年走出香港,於各地作交流,更於2013及2014年參加了安徽省毫州市的文化藝術交流展覽會──《古道曹操》,在當地協助教育發展,同時在各地協辦希望博物館展覽。
陳氏自小在家人耳濡目染下接觸到各類手工藝,自此與手作結下不解緣。熱悉各類黏土及皮革製作,近年開始接觸木偶製作、剪紙工藝及大自然手作。與此同時,陳氏關心社區發展,熱衷文化歷史,重視與大自然關係,積極尋找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
艾浩家為跨領域表演者及劇場工作者,於世界上不同地方從事演出、音樂創作及導演的工作。他專長形體劇場及創作大型戶外環境劇場表演,以現場音樂、形體、多媒體投影、聲音裝置、互動式表演等作為創作元素。艾浩家乃天台製作創辦人及聯合藝術總監,為本地劇場帶來嶄新的創作。
他曾於歐洲多處進行創作,如英國、波蘭、意大利、希臘、捷克等。他亦曾與不少著名的歐洲劇團及獨立劇場藝術家合作,包 括波蘭的OPT Gardzienice、The Grotowski Centre、Andrzej Wełmiński (Cricot2)、Mischa Twitchin(Shunt)、Helen Chadwick(Song Theatre)、Andrea Cusumano等。
艾浩家的形體訓練傳承於不同的歐洲劇場大師,如: Włodzimierz Staniewski (Gardzienice)、Grotowski、Kantor等。近期於香港舉辦有關形體劇場,演員訓練及複調演唱等工作坊,與本地學生及劇場愛好者分享劇場藝術及創作技巧。
近期本地作品包括:天台製作《牛奶與蜜糖》、《一連串的突發事件》、《行為淪喪》,同流《竹出過去。築出未來》、《No Exit》、《超能人, 費能事!》、《野豬》,Sidekick Project《偶偶細語》。
個人網址:ivorhoulker.com
李婉晶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演出創作碩士學位課程 (Master of Arts in Performance Making from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並於香港大學取得英語研究(榮譽)學士學位。為香港跨領域表演者及劇場工作者,並於本地繼續發展其演藝及創作事業。 另外,李氏具豐富的劇場教育經驗,於本港不同學校及團體編寫及任教有關劇場藝術的課程。李婉晶乃天台製作創辦人及聯合藝術總監,為本地劇場帶來嶄新的創作。
最近參與作品包括 : 天台製作《牛奶與蜜糖》、《一連串的突發事件》、《行為淪喪》,同流《超能人,廢能事!》、《許三觀賣血記》、《魂遊你左右》,Theatre Noir《百老匯音樂劇-13》 (首演及重演)、《螺絲小姐》、《社區文化大使2014 - 半斤八兩合唱團》。
其海外作品包括: Cantieri Culturali alla Zisa《Festa Farina e Forca》 (巴勒摩,西西里)、《Antigone》 (埃皮達魯斯位,希臘)、《Ch-ch-ch-changes》 (倫敦,英國)、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Invisible Territories》(英國)及《Making a Difference》( 英國)、Helen Chadwick Song Theatre《Beware》 (英國)。
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學位教師教育文憑。現於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戲劇藝術碩士課程,主修戲劇教育。致力推動藝術教育發展,合作機構包括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中英劇團、明日藝術教育機構、香港美感教育機構、香港基督少年軍、明愛、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獲「黃婉萍戲劇教育獎學金」、「黎力基牧師獎學金」及「2013灣仔區傑出青年選舉──傑出青年獎」。
戲劇教學藝人,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工作學士(副修輔導學)。
現正修讀香港演藝學院戲劇教育碩士。獲香港演藝學院Theatre Noir獎學金、香港戲劇協會戲劇匯演優異演員獎。並與國際綜藝合家歡、香港濕地公園、環境保護署、香港圖書館等合作,參與策劃及演出巡迴教育劇場達數百場:曾為鄰舍輔導會、香港紅十字會及和諧之家等以戲劇教育手法作職員訓練;現為中英劇團幼兒戲劇課程導師。近期演出新域劇團《鳳溪傳奇》;香港演藝學院碩士作品《求生之道》、《眾藝大道》;國際綜藝合家歡《安安的童話世界》。
崔氏界業於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大學藝術管理碩士學位及香港演藝學院舞台燈光設計系(榮譽)學士學位。
曾任該系常規課程客席講師達十年之久。在學期間屢獲獎學金及代表學院往外地作學術交流,如布拉格、倫敦、愛丁堡、三藩士、台灣、新加坡、泰國和廣州等。
崔氏曾參與超過200個舞台製作及商業項目,主要負責舞台燈光設計、舞台監督、導師、行政統籌、技術支援及客戶服務等。亦曾於康文署娛樂節目辦事處任職製作統籌,負責籌辦地區免費節目及人事管理。近期參與了多齣【香港偶影藝術中心】的偶戲演出,擔任戲偶師、演員及導師。
畢業於英國East 15 Acting School,主修形體劇場,內容包括戲偶、面具、形體、雜耍。在英其間,曾參與多個演出的戲偶設計、製作及操偶師。在港其間亦參與戲偶表演,包括風車草劇團的《Avenue Q》。
除戲偶的演出,黃氏亦是形體、面具及舞台格鬥的導師和編者,於多間本地及國際中、小學以及教育機構擔任導師,作持續性的教授,同時亦為本港多間不同的機構及表演團體提供專業的培訓。黃氏亦擅於閱讀並了解學生的特質和需要,製定合適的教學方針,同時亦鼓勵學生融合不同的表演模式,使表演技巧更具靈活性及多樣性,其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喜愛,學生所製作的表演作品亦備受認同及肯定。
2007年湖南省藝術職業學校畢業,古箏演奏級。
現職木偶皮影表演工作者及手工藝、古箏導師。香港偶影藝術中心主要木偶皮影演員、製作導師及負責行政工作。於多間學校、青少年中心、老人中心、商場等教授吸管、絲帶編織工作坊及古箏。於學校戲曲教育計劃擔任導師,帶領學生及老師到外地進行交流演出。參與2008年、2010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社區文化大使計劃及2011年油尖旺區節《傳統木偶皮影》等。
並曾演出於西班牙世博會、意大利都靈木偶藝術節、土耳其伊斯坦堡皮影節開幕禮、薩拉熱窩之冬季藝術節、波蘭偶戲節、荷蘭偶戲節、伊朗德黑蘭藝術節、南韓偶戲節、台灣雲林國際戲偶節、海洋公園《高清動物月》皮影表演及熱帶雨林木偶表演等。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浸會大學。並修畢特殊資優教育課程。近期於香港大學社區學院進行教育講座。
在職期間,其教學計劃二度榮獲香港藝術教育發展局頒發2011「藝術發展年獎.藝術教育金獎」汞2010「藝術教育優秀表現獎」,繼於2011-2012年度獲提名香港教育局「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黃氏為目乙劇場創作總監,近期於世界各地如國內、日本、印度、捷克等地,進行巡迴展覽及演出創作《希望博物館》x《牛一》,同時致力開拓感知「五感」戲劇教育及演出。近年演出International Inderdisciplinary “No Borders Project”、脈搏劇場《活著》、天邊外劇團《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另《門後的一片空間》獨腳戲獲戲劇匯演「最佳整體演出」及「優異演員」。
黃氏參與多媒體藝術、影視演出、手作設計。而首次編、導及拍攝之短片曾獲藝發局短片比賽金獎。
「戲偶能手技巧之高,令人驚歎。非同凡響的舞台演出。」
- 西班牙《阿貝賽報》
「藝術節裡最精彩的成人戲偶表演之一。場內瀰漫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氛。」
- 英國《泰晤士報》
「就像愛倫‧坡從墳墓裡親自指導演出一樣。當中的懸疑、詭異和神秘,已臻化境。 音樂精彩絕倫。大師級的表演!」
- 西班牙《巴亞多利德世界報》
戲偶演繹驚慄大師的詭譎世界
這齣戲偶劇取材自美國著名驚慄作家埃德加‧愛倫‧坡的三部作品,由西班牙的戲偶能手演繹,時而婉約,時而悚慄,牽動着觀眾的情緒。
故事講述可憐的埃德加苦受惡運纏繞,與貌美的安娜貝麗相戀卻受到懲罰,慘被栽進一個又一個恐怖的局面。當心那隻會魔法的黑貓,還有那頭手執利刀的猿猴!
作品曾於歐洲多個國家演出,並獲西班牙萊里達戲偶節「評審獎最佳演出獎」及克羅地亞普拉國際藝術節「最佳演出獎」。
導演 / 編劇:赫蘇斯.佩納
演出者 / 戲偶師:特利莎‧娜莎羅、愛嘉‧曼絲亞、廸雅高‧來帕斯、夏比亞‧狄雅哥
本節目含少量英語,附中英文字幕。
適合16歲或以上觀眾欣賞
本節目含暴力場面
每場演出長約65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每場均設演後藝人談 (西班牙語主講,英語傳譯)
觀眾務請準時入座,遲到及中途離座者須待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節目詳情
「一個美麗的原創故事,以戲偶、音樂、電影訴說生死攸關的寓言。」
- 丹麥《政治家報》
正邪角力 生死對決
滑稽馬戲團的黑色喜劇
《攞命馬戲班》是一齣災難式的愛情喜劇。故事講述在馬戲演出期間,微型跳蚤英雄向馬戲團的可愛大象示愛,沒想到這場愛的表白卻引發一場陰謀。曾被拒愛的壞蛋惡鞭把一切看在眼裡,妒火中燒,密謀與邪惡道具聯群結黨操控馬戲團。為了拯救愛人和馬戲團,原本單純的馬戲表演淪為正邪角力及生死之戰……戲偶、電影、音樂帶大家進入滑稽又神奇的幻變世界!節目於2016年丹麥四月節首演,曾到意大利、法國、俄羅斯及西班牙巡演。
英語演出,附中英文字幕
適合10歲或以上觀眾欣賞
每場演出長約55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每場均設演後藝人談(英語主講)
觀眾務請準時入座,遲到及中途離座者須待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節目詳情
主持:盧偉力博士(戲劇藝術工作者及藝評人)
粵語主講
「戲偶人生」系列設有「戲偶有話兒」示範講座,邀得盧偉力博士擔任主持及七位戲偶藝術家講解及示範,讓觀眾認識本港與世界各地的戲偶藝術。
【15.9.2018(六)15:00】
桌面偶與提線偶的個性與生命
講者及示範:
黃暉(香港偶影藝術中心總監)
葉偉彬(奇想偶戲劇團團長)
陳映靜(奇想偶戲劇團戲偶創作總監)
【7.10.2018(日)15:00】
主題(一):探索香港戲偶音樂劇
講者及示範:
蔡少欽(偶友街作木偶劇團藝術監督)
鄭佩嘉(偶友街作木偶劇團戲偶師)
黃景豪(偶友街作木偶劇團戲偶師)
主題(二):世界戲偶藝術與兒童教育
講者:
王添強(明日藝術教育機構總監)
每場講座長約1小時30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不設劃位
費用全免,有興趣人士需網上登記
節目詳情
中國傳統皮影戲是如何做到電影IMAX的效果?一起走到後台的皮影布架下,劇團團員為你介紹皮影的操作過程及場景變化的技巧,你更有機會親身操作皮影戲偶。
節目詳情
中國傳統木偶製作大有學問,劇團團員將傳授箇中的獨門功夫。小朋友可和家長一起動動手指和腦筋,製作屬於自己的木偶及學習操控技法,更會和木偶做對手戲。
節目詳情
水墨X多媒體 皮影戲的IMAX
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萬里戎機征戰沙場,更身陷懸崖,與白虎出生入死……觀眾恍如置身電影院,看得如痴如醉,結尾布幕拉開,方知花木蘭與全「片」角色,全憑皮影師靈活的手技,配合栩栩如生的多媒體投影效果,無論是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抑或角色之間的親密互動,皆刻劃得細膩動人。
上海木偶劇團成立近六十載,一直勇於創新求變,今次打破傳統皮影戲及杖頭木偶的表演形式,以黑白水墨呈現皮影細膩唯美的風格,採用電影銀幕般的巨型布架,為家傳戶曉的劇目《花木蘭》注入電影感和時代感。皮影與多媒體影像結合得渾然天成,在國際舞台上屢獲殊榮。
節目詳情
改編自舉世知名的意大利同名童話。故事圍繞着老木匠蓋比特(Geppetto)所雕刻製造的木偶皮諾丘(Pinocchio)展開。一位藍色的仙子賦予了皮諾丘生命,並告訴他若能證明自己「勇敢、誠實和無私」就能變成真正的小男孩。
香港戲劇工程的兒童偶戲劇場選材遍及中外古今,目的旨在讓小朋友接受良好文化與道德的熏陶,有助他們的成長。演出風格除了採用木偶之外,亦會注重「過程戲劇」的教育功能。
【製作團隊】
改編及導演 : 丘嘉熙
創作演員 : 郭偉豪、鄧艷蘭、梁文穎、黃翠珊、楊志勇、余濠亨
特別演出 : 粉嶺公立學校學生
木偶設計及製作:鄺漢斌
佈景設計 : 姜綺雯
燈光設計 : 李衛民
服裝設計 : 郭偉豪
音響設計 : 易仁浚
造形設計及化妝統籌 : 黃德燕@SandyImage
節目詳情
「這樣的人血饅頭,甚麼癆病都包好!」—《藥》,魯迅,1919。
天邊外劇場邀請了澳門極具潛質的「滾動傀儡另類劇場」兩位畢業於捷克布拉格演藝學院的主理人林婷婷及趙七來港,與本團藝術總監陳曙曦合作,聯同本地專業劇場工作者一起再發展他們在澳門曾獲得極高評價之作品《藥》。
百年前,年青的魯迅用一個革命者的鮮血作為藥引,給中華民族開了一帖藥。藥到了,根植於我們文化裏的病卻又除了沒有?
《藥》改編自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中的同名作品,全劇由原著及新編故事交錯編寫;原著中魯迅以第三人稱的手法敍事,新編的現代故事部分則加入意識流手法作對照,令觀眾遊走於與事件亦近亦遠的距離之中,探索有別於傳統戲劇的觀劇體驗。
魯迅在《藥》中廣泛運用了象徵主義的表現手法,非常適合以含豐富隱喻性的戲偶轉化為劇場語言;加上現場音樂,帶領觀眾穿梭於古今時空,親身品嚐新舊兩帖《藥》的苦澀與荒謬。
節目詳情
木偶是一門古老的舞台藝術。木偶師可用手、胳膊、繩或棍等操控木偶的身體、頭部、四肢甚至眼睛、嘴巴等,使其栩栩如生。工作坊將會介紹不同木偶的製作及控制方法,學員可以親自用紙製作屬於自己的紙偶。
節目詳情
展期
2018年3月24至31日(開放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公開表演
2018年3月24日(六)下午5時至6時
2018年3月25日(日)下午5時至6時
驅邪神祇鍾馗因相貌醜陋而受不公平對待,深感憤恨。他在地府遇上誓死不成奴妾的白骨精,並獲她輔助成功搭乘無人機離開陰間。來到現代的鐘馗已完全融入人類的生活,更成為電腦專家,專門在數碼世界解毒除蟲。
新媒體藝術組合eteam 與致力承傳木偶、皮影技藝的香港偶影藝術中心首次合作,將白盒子化為舞台,將古老的民間故事及傳統敍事手法與當代劇本及數碼科技結合,創作出這部瞩目的展演。
節目詳情
(無線電視翡翠台5月15日晚上六點正重播)
木偶戲曾經在香港不同的年代,在民間擔當着重要的娛樂和祭祀角色。
木偶戲古時又稱傀儡戲,早在十九世紀的七十年代前後,廣東杖頭木偶已經流行於東莞一帶,香港跟東莞相鄰,故亦常有木偶戲班來港獻技。
廣東杖頭木偶戲又稱手托木偶,顧名思義,它是靠藝人托着一尊只得上身的木偶,一邊舞動一邊歌唱來演出,目前在香港已經難得一見。現時,華山傳統木偶粵劇團算是其中一個較活躍的戲班,其班主陳錦濤在過去三十幾年,曾到過香港不同地區演出神功戲,但近代因觀眾對木偶戲的興緻大減,他的表演多只見於新界的太平清醮,而鮮見於其他場合。
木偶戲除了會在醮會、廟會、廟宇開光或節慶日子看到,農曆七月盂蘭節也曾經是劇團的旺季,像六十年代的深井村便做過潮州鐵枝木偶戲。在五六十年代,香港很多地方都可看到鐵枝木偶戲的蹤影,但隨着社會變得富裕,普羅大眾逐漸愛看真人演出的神功戲,不少潮州鐵枝木偶團亦只得歇業解散,退出歷史舞台。
由福建來港的黃暉是一名資深的木偶戲師傅,他回想七十年代尾至八十年代初,由於不少西方遊客都希望到香港感受一點中國熱,頓使傳統的演藝文化大受歡迎,當時他每晚隨着溫陵劇團在美麗華酒店的宴會廳-萬壽宮演出一套經典掌中木偶戲《大名府》,贏盡各地賓客的掌聲。
擅長福建掌中木偶戲(又稱布袋戲)的李貽新師傅,為政府演出文娛節目已有三十年,但近年演出的機會日少,影響生計,令他多年來辛苦培訓的木偶藝人亦不斷流失,叫人無奈。
節目詳情
戲偶與神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結合可愛的戲偶——這與生倶來說故事的能手,加上繽紛好玩的舞台美術安排,必能開啟孩子的藝術視野,豐富其創作思維。
本劇是以中國神話《后羿射日》改編。主角后羿是個欠缺自信的小朋友,遇上天然呆的小仙子嫦娥,加上笨笨的玉兔,展開了對付十個有不同壞習慣的金烏(太陽)和妖魔鬼怪的驚險之旅。在冒險的過程中,后羿逐漸領略了勇氣的真正意義。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處公開發售。
了解更多
為慶祝一年一度由國際木偶聯會舉辦的世界木偶日,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將展示本團重要杖頭偶藏品《六國大封相》,讓大眾近距離認識及欣賞杖頭偶。
第一階段展覽:2018年1月6日至2月10日
第二階段展覽:2018年2月11至3月31日
*免費參觀
展覽連結
免費娛樂節目,節目全長1小時30分鐘。
查詢電話:2641 1340
------
「香港飛鵬木偶團」由楊清意於1979年成立,期間積極參與各類型藝術活動,是香港的老牌木偶團,現任團長為張俊輝先生。劇團秉承福建泉州提線木偶的風格,致力保存及發展木偶藝術,創作具香港特色的木偶演出。劇團擁有提線、掌中、杖頭、皮影戲四類木偶演出,收藏近千個木偶。劇團擁有 “密封式長線提線木偶式” 演出,木偶線超過8尺,舞台安裝複雜,是香港獨有、世界較少見的提線木偶演出形式。
飛鵬木偶團
傳統中國偶戲如何結合多媒體互動元素?講者總結以往的創作與演出經驗,從形體、空間、燈光及互動投影等角度出發,分析傳統偶戲於現代劇場持續發展的方向與挑戰。
主持:盧偉力博士
講者:
崔婉芬(香港演藝學院高級講師/舞台燈光設計)
吳偉碩(梵谷)(演員及形體導師)
黃輝(香港偶影藝術中心總監)
黃嘉豪(創意媒體藝術家)
票價:$50
購票